长安马自达借力本土研发,能否改写合资命运?
4月2日,长安马自达南京工厂内,首台MAZDA 6e正式下线。这款基于中国研发、面向全球市场的新能源车型,不仅是长安与马自达技术协同的结晶,更标志着合资车企“以中国为跳板,反攻全球市场”的战略转折。
随着“双百翻番”战略的发布,以及南京工厂作为新能源出口中心的正式启动,合资车企在自主品牌强大压力下的生存法则逐渐清晰——借助中国技术优势,开拓海外增量市场。
借力长安技术
MAZDA 6e是长安与马自达合作的里程碑式产品,其核心逻辑突破了传统合资模式。
在平台方面,EZ-6基于长安EPA混动平台开发,与深蓝SL03共享底盘架构。不过,马自达通过其独特的“魂动美学”设计以及“人马一体”操控调校,让这款车实现了差异化。
智能座舱领域,EZ-6依托高通骁龙第三代8155芯片和1300亿参数的AI基座大模型打造,为用户提供了4区位语音引擎,具备响应速度快、识别准确率高的特点。
智能驾驶辅助方面,EZ-6搭载了E-ZERO无界智能领航系统,能够全面协助用户应对都市通勤场景和高速出行场景。此外,该车还配备了4颗百万像素高清全景摄像头和12颗高性能超声波雷达,可识别150+种不同种类的停车位。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长安的供应链整合,该车的制造成本较马自达独立开发降低了30%。
“用朱华荣董事长的话说,长马需要长安的什么,长安毫无保留。”长安马自达汽车销售分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吴旭曦表示,长安汽车在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丰富的技术储备,给了马自达足够的信心。
这一模式打破了“外资技术输入”的固有路径,形成了“中国技术+国际品牌”的反向输出模式。
然而,尽管技术配置亮眼,EZ-6在华市场表现却不尽如人意。2024年12月,其销量仅1017辆,远低于大众ID.7和比亚迪汉。
EZ-6销量低迷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用户认知存在偏差。消费者对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型的智能化能力仍心存疑虑,尽管EZ-6借助长安技术补足了智能化短板,但品牌溢价能力不足,难以吸引消费者。
其二,竞争环境异常激烈。自主品牌在价格和配置上占据明显优势。例如,深蓝SL03的起售价更低,且高阶智驾功能普及率较高,极大地挤压了EZ-6的市场空间。
全球化破局
面对国内市场的困局,长安马自达启动战略转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
长安马自达南京工厂拥有高度自动化的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工艺,结合领先的数字化质检系统和管理平台,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的精准管控。
此外,南京工厂还整合了博世、宁德时代等全球顶级供应商资源,构建了从三电系统到智能网联技术的全链条保障体系,为MAZDA6e的全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本土化适配方面,针对欧洲市场,MAZDA6e升级了9安全气囊和2000Mpa高强度钢车身;东南亚版本则增加了电池热管理模块,并调整了命名体系。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社长毛笼胜弘表示:“未来,我们将和长安马自达在新能源领域持续加大投资,不断增强本土化研发能力。2025年,我们将推出全新SUV车型,今后将不断拓展产品阵容,开发并推出第3款、第4款新能源车型。我们希望,从南京工厂驶向世界舞台的新能源车型能够成为全球市场用户心中熠熠生辉的光,照亮每一个勇于探索的人生旅程。”
事实上,合资车企转向海外市场,长安马自达并非个例。目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2024年已多个月超过50%,2025年将继续开启跨越“油电平分”的新节点;202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已达65.2%。
这一态势反映了合资车企面临的共性难题:电动化进程迟缓、智能化发展滞后、成本控制能力乏力。
此时,海外市场就成为了合资品牌的救命稻草。
2024年欧盟新能源车市场持续增长,但本土车企产能不足,这为中国制造提供了窗口期。泰国、印尼等国对进口电动车实施关税减免政策,且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年增速超40%。
在此背景下,合资车企探索出两条路径。一是,技术反哺模式,如长安马自达利用中国产业链研发车型,出口至母品牌优势市场。二是产能协同模式,悦达起亚将盐城工厂改造为全球电动车基地,避开国内与比亚迪的价格战。
然而,尽管前景看似可观,但合资车企的海外突围仍面临多重风险。例如,欧盟、美国等对中国电动车实施高昂关税,这将使MAZDA6e在欧洲的价格优势荡然无存。
此外,欧洲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仍存在质量偏见。J.D.Power调研显示,仅37%的欧洲用户愿考虑中国品牌电动车。
结语
长安马自达MAZDA6e的全球化布局,揭示了合资车企在新能源时代的生存法则——以中国产业链为盾,以全球化市场为矛。其成败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存亡,更将重塑中外汽车产业的权力格局。
若能在品质管控、本土化运营上取得突破,这场“技术反哺”的试验或将成为传统合资模式涅槃重生的起点;反之,若困于路径依赖,则可能沦为全球化竞争中的又一牺牲品。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精彩阅读
-
长安马自达借力本土研发,能否改写合资命运?...
4月2日,长安马自达南京工厂内,首台MAZDA6e正式下线。这款基于中国研发、面... -
2025年2月智能驾驶供应商装机量排行榜:激光雷达市场增长强劲,智驾...
2月起,智能驾驶领域风云变幻,发展态势如火如荼。比亚迪、鸿蒙智行、吉利、长安、零... -
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来了!南方电网经营区内有哪些城市和项目入选...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南方电网经... -
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人工智能与智能汽车产业协同——上海国际汽车城的探...
2025年3月20日,在第三届AI定义汽车论坛上,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投促总监李佳... -
SEALSQ与IC’Alps携手推进后量子安全ASIC以实现汽车功能...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半导体、PKI和后量子技术硬件和软件产品供应商SEALSQ... -
电动重卡跑“干线”补能如何布局?...
近期,国内首条800公里电动重卡跨省干线正式贯通。据了解,该线路横跨晋冀鲁豫四省... -
PPG三度蝉联“盖洛普杰出工作场所奖”...
日前宣布,公司连续第三年荣获“盖洛普杰出工作场所奖”(GEWA)。该年度奖项旨在... -
标配天神之眼C搭载灵鸢无人机系统钛3预售价13.98万起...
3月31日,方程豹汽车在深圳以“一反常钛”为主题揭开了旗下全新紧凑型SUV钛3的... -
2025款瑞虎8PRO智能详解,黑科技碾压同级,年轻家庭闭眼入!...
自问世以来,瑞虎序列便凭借出众产品实力,成为中国品牌燃油SUV当之无愧的常胜冠军... -
借力Mendix低代码,加速博世汽车电子数字化转型...
作为一名制造企业软件内部的软件开发者,如何才能更好的助力公司的数字化转型?王嘉琪... -
电动汽车百人会张永伟:跨国车企需重新定义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
3月28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举行。在以“加速推进全球汽车电动化转型与... -
印度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表现究竟如何?...
就在中美角力人形机器人行业的主导权时,不甘寂寞的印度也迅速加入了进来。 近日,... -
汽车观察:这才是汽车企业应该力推的“平权”...
无底线卷价格、一股脑卷赛道、围剿式卷人才hellip;hellip;近年来,在同... -
阿尔伯塔大学开发出升级阳极使海水电池能够储存更多能量...
盖世汽车讯随着世界越来越多地利用可再生能源,需要新的电池技术来储存电力,以备没有... -
奥迪将于2026年发布小型平价电动车...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尽管奥迪计划延长内燃机车型的销售周期,但这并不会影响其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