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 >

电动重卡跑“干线”补能如何布局?

时间:2025-04-03 09:24:23     来源:盖世汽车    阅读量:7721   

近期,国内首条800公里电动重卡跨省干线正式贯通。据了解,该线路横跨晋冀鲁豫四省,运营车辆电池容量主要为423度电动重卡,运输货物主要为山西焦炭与山东矿粉,采用重去重回的“双向满载”模式,由特来电旗下的重卡充电站承担补能服务。

虽然这条线路还处于试运营中,但大电量电动重卡“跑”超500公里的“长途干线”不再停留在纸面、PPT与畅想中,而是实实在在地落地了。

大电量电动重卡“跑长途”,行业内早有预测。其实,电动重卡在500公里之内的“干线”运营,早有企业试点运营,多条线路早已经开始运营;超500公里的路线也有换电重卡试运营。

可见,电动重卡跑“干线”并非稀罕事。电动重卡跑“干线”是行业所向,也是能源的再次综合利用,如何跑好干线?如何布局补能站点?2025年4月10日—11日,由电车资源主办,比亚迪商用车冠名的“2025中国新能源重卡产业大会”将在成都隆重举行,届时将有众多行业专家、精英及专业权威人士出席,诚邀您莅临参与交流。此次大会比亚迪商用车还将举行全新重卡新品发布会,与嘉宾们一起探讨新能源重卡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分享成功案例和商业模式,促进行业生态企业高效沟通、合作。

电动重卡跑干线是行业所向

电动重卡从未放弃长途干线运输领域的业务,受限于电池技术,前几年,电动重卡续航里程焦虑严重,局限于短倒运输领域。

随着动力电池降价,电动重卡的价格也大幅下跌,大电量电动重卡逐步占主导。据绿色重卡数据,在2025年1-2月,超400kWh的电动重卡在新能源重卡销量中占比过半,其中423kWh的电动重卡占比超30%。

大电量电动重卡占比上升,电动重卡的续航也增长了,不再满足短倒运输领域,开始跑超200公里,甚至超300公里的干线运输。

自从电动重卡满足短倒运输之后,就一直在突破续航里程限制,尝试不同的补能模式,争取跑“干线”。

据公开报道,电动重卡已经在多条超200公里的干线开启运营,每次有电动重卡在新的干线线路开始运营,都会引起行业的重大关注,都在关心其运营效果。据绿色重卡了解,这些已经运营的线路中,部分线路其运营的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实现了降本增效。

更多的关于电动重卡干线运营的讨论,请参加4月10日—11日,由电车资源主办的“2025中国新能源重卡产业大会”,将有电动重卡运营商分享电动重卡运营的成功经验,欢迎业内人士一起参会交流、探讨。

电动重卡跑干线补能布局

如今大电量电动重卡成为主流,部分大电量电动重卡续航里程已经达到甚至300公里,对于超300公里的线路,其补能网络建设依然是重中之重。

如本文开头所讲,800公里的干线开启运营,小编细数,有8座充电站为特来电运营的重卡专用充电站,站点平均间距约100公里,还有线路上其他的重卡充电站,其补能网点超10处。

可见,电动重卡要跑干线,特别是长途干线运输,其补能网络的布局、建设必须适度超前,并且合理均匀,不能出现补能网点超长距离或者超短距离的情况。

在电动重卡满载的情况下,电耗相对较高,在满载上坡的场景中,其电耗更高,甚至超2.5kWh/km,电动重卡的一次满电续航里程可能不到200公里。这就要求,补能网点的间距必须小于150公里。

当补能网点的间距太短,补能网点太密集,这样就会造成部分补能网点的运营不足,其中一个补能网点会拥有大量的空余补能能力,也可能会造成相邻的两个补能网点运营都不饱和,出现经营亏损。

当然,也会有投资者问,当线路运营的电动重卡数量很多时,补能网点适当密集也是可以实现盈利的。

电动重卡的补能网点布局与当地的电网容量、土地资源以及电动重卡运营数量有密切关系。针对上述情况,补能网点可以逐步增多,以满足电动重卡的补能需求。更多关于电动重卡干线运营补能网点布局、投建等分享、交流,请参加4月10日—11日,由电车资源主办的“2025中国新能源重卡产业大会”,听取专家、大咖、运营商们的经验,投建适合的重卡补能网点。

小结

电动重卡跑干线刚开始起步,现在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困局,到底是先建重卡充电网点还是先运营部分电动重卡,再逐步投资重卡充电站呢?

这就需要补能方、货主方、运力方之间协同合作,精准获取线路、车辆、补能需求,共建货运补能平台,实现共赢。

长途干线重卡补能投建即将成为下一个新风口,如何布局、投建重卡充电场站,如何实现多方共赢,欢迎参加4月10日—11日,由电车资源主办的“2025中国新能源重卡产业大会”,与电动重卡实战精英交流、探讨,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实现共赢。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精彩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