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时隔22个月,上证指数盘中破整数关口,A股聚焦3000点保卫战,全面降准

时间:2022-04-25 16:14:00     来源:网络    阅读量:4456   
时隔22个月,上证指数盘中破整数关口,A股聚焦3000点保卫战,全面降准

4月25日,A股市场全线走低,超4300股飘绿。截至发稿,三大指数跌幅均超过2%,时隔22个月,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A股最新市值较上一个交易日缩水超2.4万亿元。从板块来看,有色金属、半导体、华为概念等跌幅居前。

牛市旗手券商股跌幅一度临近2%,但截至午间收盘,跌幅收窄,仅跌0.5%左右,板块内华安证券封住涨停板,中银证券、财达证券等逆市涨超3%。

消息面看,近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明显,离岸、在岸汇率均跌破6.5。数据显示,自4月19日以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连续下挫,截至4月25日11点30分,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报6.5931,日内跌逾450点,为2021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为何下跌?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称:“这几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主要受到国际金融市场走势和市场供求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

与此同时,全面降准今日正式落地,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5300亿元。相关机构认为,市场已经部分显现底部特征。中信建投陈果团队日前发布研报认为,站在中期视角,A股正在构筑U型底部区域。该团队指出,一方面,政策底、信用底或已大致确认,后续盈利底也将在中期逐步完成;另一方面,市场的估值、情绪指标也已经进入了市场的底部区域,后续虽然仍存在继续下跌的可能,但就赔率而言空间已经相对有限,后续市场大概率继续磨底。

中金策略研报认为,A股目前在政策、估值、资金、行为信号方面已经部分显现底部特征,基本面信号结合当前的增长环境,可能尚需时间等待更为明确的拐点出现,我们依然维持目前市场处于“磨底”期的判断,虽然短线市场可能仍有反复,但中长期来看机会逐步大于风险,对于后市表现不必过于悲观。

延迟披露年报,宁王跌幅一度高达5.55%

大盘股重挫是三大指数跌幅扩大的重要原因,创业板权重第一股宁德时代早盘跌幅一度扩大至5.55%,当前价格跌破400元/股,重回去年6月初水平。截至午间收盘,宁德时代跌幅跌4.23%。

消息面看,24日晚间宁德时代公告称,原定于2022年4月28日披露《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时间推迟至2022年4月30日。

近期雏鹰农牧、ST摩登等A股公司近期相继发布延迟披露2021年及2022一季度财报。数据宝统计,与预告日相比,延迟披露财报的公司市值大多数低于100亿元,延迟披露天数多数不超过10天,部分公司延迟天数近2个月,如大东南、中毅达,这两家公司2019年一季报预告披露日2019年4月30日,但实际披露日为同年6月28日。

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延迟披露财报,对公司股价是有一定影响的。历史上,延迟披露财报股中,自预告日至后5日下跌股数量占比超七成,实际披露后5日股价下跌公司数量占比六成左右。

宁德时代股价自去年末高点至当前,下跌40%左右,位居大盘股跌幅前列;超2000亿市值股(参考日期:2021年12月3日)中,阳光电源、长城汽车、亿纬锂能、韦尔股份等同期跌幅超过45%。

业绩下滑拖累股价,恒瑞医药逼近跌停

事实上,早盘大跌的大盘股数量极多。数据宝统计,超千亿市值股中,下跌数量占比超过八成。恒瑞医药、隆基股份、招商证券、平安银行等跌幅均超过5%,其中恒瑞医药逼近跌停;相比之下,贵州茅台跌幅不到1%。受股价下跌的拖累,多家公司最新A股市值跌破1000亿元,如天合光能、紫光国微、招商证券等。光伏茅隆基股份早盘市值蒸发超千亿。

根据公司消息,医药巨头恒瑞医药2021年营收为25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77.35亿元下降6.59%;2022年一季度营收下降20.93%,净利润下降17.35%,这是公司自上市以来首个业绩下滑的财报季。自2021年1月8日高点以来,其股价累计跌近七成。

招商证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近43%,营收同比下滑38.01%,净利润下滑幅度创近6年同期新高。

除恒瑞医药外,已发布年报的千亿市值股中,2021年净利润同比下滑公司还有16家,仅金龙鱼等4股逆势上涨。大幅下跌的还有三一重工、立讯精密、顺丰控股等,其中顺丰控股2021年净利润同比下滑四成以上。温氏股份、万科A 2021年业绩下滑居前,但温氏股份早盘跌1.01%,万科A跌3.69%。

早盘下跌很大一部分公司是受业绩下滑的拖累。比如蓝思科技23日发布财报,其中2022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亏损4.11亿元,营收同比下滑22.15%,截至午间收盘,蓝思科技跌幅超过10%。

三只松鼠一季度净利润下滑近五成,早盘股价跌幅超15%;神思电子、晶丰明源、吴通控股等净利润大幅下滑,股价跌幅超过10%。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精彩阅读